无论多优秀的老师,教理科快班的语文,大概总要面临一种挑战:课堂上孩子的嘴巴就是打不开!孩子紧闭嘴巴,寂静的课堂却充满生气面相嘴巴紧闭,是另一种挑战。孩子既紧闭嘴巴,又紧闭心灵,却写出好作文,考出好成绩,自然是更大的挑战。
不由得产生疑问:理科题海是不是封锁嘴巴的原因?莫非数学家就是嘴巴失去说话能力的大仙?
我的思想希望得到孩子的响应,孩子的阅读希望唤醒表达的欲望,孩子的心灵希望诞生热情,课堂上不能不跟孩子互动。我再精彩的讲课也难让自己得意,孩子漂亮的表达总让我由衷地喜悦。我不能不敲开孩子的嘴巴,开启孩子的心灵,培养热情和思想。
孩子兀立如影,面相冷漠,就是不开口。我和蔼地呼唤,孩子,讲吧!可是孩子像没有听到。教室静得很祥和,大家都等着听发言,孩子安详地立着,并不打算开口。
看着孩子凝固如塑像,心头渐渐有些扰动,奇怪地觉得孩子立如荒诞,静如远古。
我安静地立于讲台,和蔼地鼓励:无论你有什么想法,都请讲出来;就算与问题无关,也请讲。比如,讲讲拒绝回答的原因,是答不上还是压根不愿答。
等了一会儿,孩子还是不开口。孩子们有些异样地瞧着他,教室很安静。我细察孩子,寂静是否对他构成压力,等待是否营造焦躁?
令人遗憾的是,孩子很安详:理科题海是不是封锁嘴巴的原因?,也像面无表情。心下想,孩子的表情肯定与心灵的波涛对立,而且波涛越汹涌,面相越冷漠,打定主意——永不开口!
我平和地问:孩子,你是打定主意不开口了么?孩子不动声色,安稳如山。
我严肃地讲:
孩子,你的嘴巴已禁闭了至少六年,也就失去说话的功能。六年来面相嘴巴紧闭,你每天只知道练题,与最亲近的人也几乎没有交流,只剩下最必需的表达。心理学家讲:理科题海是不是封锁嘴巴的原因?,一种行为重复21次就养成习惯。你不讲话已有近两千个日子,所以积养成老习惯了。
可是嘴巴是第一生存法则,没有嘴巴怎么谋生计呢?不仅如此,嘴巴还是发展的重要路径,怎么能封锁得如此紧呢,孩子?
竟然耗了6分钟之久,我请孩子坐下。孩子安详地坐下,仿佛什么事儿也没有遭遇。
课后,我请孩子到办公室。
我瞧瞧孩子,关切地说:
孩子,让你受苦了!只要还能开口,全班等了你6分种之久,你早已不能如此泰然地沉默。古时有千金难买一笑之说,怎么会是千金难买一言呢面相嘴巴紧闭,孩子?沉默真是金么?——你能说点什么吗,比如,报下你的姓名?
孩子显然不会开口,静立如荒诞,沉默是噩梦。
办公室有同事,我请孩子到走廊上,沉痛地说:
孩子,你患了很严重的病,知道吗?不能说话决不仅仅是嘴巴的毛病,更是心灵的疾病啊!你不仅失去的是说话能力,更是失去了心灵,丢失了自我,你的心灵枯寂如荒漠,空洞如黑夜,连痛苦的感觉受辱的感觉也丧失了啊!
孩子终于抬起头,茫然地瞧瞧我,又低垂下头颅!
我说得很艰难,几乎要下泪:
社会是一群群的人,你是靠嘴巴交往的。你不说话,未来怎么适应社会?你将寸步难行啊
,孩子!最可怕的是,你已不会微笑,不会痛苦,对人事没有丝毫反应,这可是无声的悲剧呀!你练的那些个难题,未来是不能拿来谋生的呀!谁会说,只要你能解题,我就用你,把你当人才?鬼才会这样说!头脑是用来思索,不是用装载定理的程序,用程序来解题,而是用来解决自我的现实问题!心灵是用来感受悲欢苦乐的,怎么能变成毫无感觉的石头呢?我们是用热情和思想来经营人生的,怎么能变成演算的机器?……
注视着孩子离开的背影:这是谁的罪过?
我悲凉地感叹,小时候那个口齿伶俐的孩子哪儿去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