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古至今,如何识人都是领导者的必修课和基本功,而中国古代关于识人的著作更是汗牛充栋。
词语为刘邦所言,意为:看人不应该只看其外表形态。越是有真本事人越是性格孤傲,其举止也难以给人留下好印象。
出自宋代陈元靓的《事林广记》。意为路途遥远,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;经历的事情多了,时间长了,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。
此为战国李悝有识人五法,想要判断一个人的人品,第一,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。第二,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。第三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,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。第四,窘其所不为。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,就要看其操守如何。第五,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义之财,则可重用,反之,不可重用。
出自《论语·公冶长》,孔子说:“过去我对待人,是听到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;现在我对待人,是听到他的话,还要观察他的行为。”
出自《吕氏春秋·季春记·论人》, 大意:如果他显达,就观察他礼遇的都是什么人,如果他尊贵,就观察他举荐的都是什么人,如果他富有,就观察能赡养的都是什么人,如果他听言,就观察他采纳的都是什么?
如果他闲居在家,就观察他喜好的都是什么?如果他学习,就观察他说的都是什么,如果他困窘,就观察他不接受的都是什么,如果他贫贱,就观察他不做的都是什么。
此为蜀相诸葛亮在《知人》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识人七法,大意:向对方提出大是大非的问题,看他的志向、志趣有何特点。要认识一个人一定要与他多说话。将他逼到词穷的地步,看他如何应对。
临事对策,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见识水平。遇到困难的事,这正是考验对方的勇气的时候。使其喝醉观察他的性情,观察对方面对利益的态度,可以看出他的节操。在拜托对方办事时,还可以由此观察对方是否讲信用。